首页 > 电竞 >

山东“风水大师”诈骗936万致女子自杀 终审获刑14年半

发布时间:2025-08-13 11:16:03来源:
近日,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一起特大封建迷信诈骗案作出终审裁定:被告人栾某(化名)以“风水大师”身份,通过虚构“消灾解难”“改运祈福”等名义,骗取被害人李女士(化名)936万元,导致其因巨额财产损失与精神崩溃投湖自杀。栾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6个月,并处罚金50万元,同时追缴全部违法所得。案件细节曝光后,引发社会对封建迷信诈骗乱象的广泛关注。

一、案件回顾:从“改运”到“灭顶之灾”的悲剧链条

  1. “大师”登场:精准锁定目标
    • 2018年,李女士因家庭矛盾与生意不顺陷入焦虑,经朋友介绍结识栾某。栾某自诩“道教正一派传人”“风水玄学专家”,声称能通过“做法事”“供奉神像”等手段化解厄运。
    • 初期,栾某以“免费看风水”获取信任,后以“李女士命格有劫,需连续三年做法事破灾”为由,逐步索要“供奉费”“法器费”。
  2. 诈骗升级:从万元到千万的“无底洞”
    • 栾某虚构“天庭玉帝特使”“阴间鬼差”等身份,通过伪造道观公文、制作虚假视频等手段,诱导李女士深信不疑。
    • 2018年至2021年间,栾某以“修建道观”“超度亡灵”“购买法器”等名义,累计骗取李女士936万元,其中单笔最高达200万元。
  3. 悲剧收场:财产尽失后投湖自尽
    • 2021年底,李女士因资金链断裂,生意破产,家庭破裂,向栾某索要退款未果,遂向警方报案。
    • 2022年1月,李女士留下遗书称“被大师骗光所有钱,无颜面对家人”,在济南大明湖投湖自杀。遗体被发现时,其随身背包内仍装有栾某赠予的“开光护身符”。

二、法律审判:诈骗罪成立,终审维持原判

  1. 一审认定:诈骗手段恶劣,后果极其严重
    • 2023年6月,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:
      • 栾某犯诈骗罪,判处有期徒刑14年6个月,并处罚金50万元;
      • 责令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936万元。
    • 法院指出,栾某“以封建迷信为手段,长期、多次实施诈骗,导致被害人自杀,情节特别严重,社会危害性极大”。
  2. 二审裁定:驳回上诉,维持原判
    • 栾某不服判决,以“部分款项为赠与”“未直接导致自杀”为由上诉。
    • 2024年3月,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:
      • 栾某虚构事实、隐瞒真相的诈骗行为与李女士自杀存在直接因果关系;
      • 维持一审判决,驳回上诉。

三、诈骗手法揭秘:封建迷信的“心理操控术”

  1. 精准筛选目标:瞄准焦虑人群
    • 栾某供述,其通常选择“面临婚姻危机、生意困境或健康问题”的中年女性,利用她们“病急乱投医”的心理实施诈骗。
  2. 伪造权威身份:构建信任壁垒
    • 栾某租用道观场地拍摄视频,伪造“中国道教协会会员证”“某道观住持聘书”等证件,甚至雇佣群演扮演“信徒”现身说法。
  3. 制造“紧迫感”:逼迫持续付费
    • 栾某声称“灾劫即将降临,必须立即做法事化解”,并威胁“中断供奉将遭反噬”,迫使李女士不断转账。
  4. 隔离外界干扰:控制被害人社交
    • 栾某要求李女士“少与家人沟通,避免冲撞神灵”,导致其长期孤立无援,最终陷入绝望。

四、社会反思:封建迷信诈骗为何屡禁不止?

  1. 心理弱点被利用:焦虑催生“迷信需求”
    • 心理学专家指出,人在遭遇重大挫折时,容易产生“失控感”,进而寻求超自然力量干预。诈骗分子正是利用这种心理,通过“承诺解决问题”获取信任。
  2. 监管盲区:玄学市场缺乏规范
    • 目前,我国对“风水咨询”“算命看相”等行为缺乏明确法律界定,部分机构以“文化传播”“心理咨询”为名行骗,监管难度大。
  3. 受害者羞耻感:阻碍报案与追责
    • 本案中,李女士生前曾因“相信迷信被骗”感到羞愧,未及时向家人透露实情。警方透露,类似案件中,仅30%的受害者会选择报警。

五、专家建议:如何防范封建迷信诈骗?

  1. 个人层面:警惕“破财消灾”陷阱
    • 遇到“算命改运”“做法事消灾”等说辞时,牢记“正规宗教场所不从事商业算命,真正宗教人士不索要财物”;
    • 涉及大额支出时,务必与家人商量,或向警方、社区咨询。
  2. 法律层面:完善立法,严惩诈骗
    • 律师建议,将“以封建迷信手段诈骗”列为加重情节,提高量刑标准;
    • 推动《反封建迷信条例》立法,明确界定合法宗教活动与违法迷信行为的边界。
  3. 社会层面:加强科普与心理干预
    • 社区可定期举办科学知识讲座,揭露常见诈骗手法;
    • 设立心理援助热线,为焦虑人群提供免费咨询,减少其对迷信的依赖。

六、案件余波:家属追责与“大师”的狱中反思

  1. 家属行动:继续追讨欠款
    • 李女士家属表示,栾某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,已向法院申请强制拍卖其伪造的“法器”“符咒”等物品,但预计仅能追回部分损失。
  2. 栾某忏悔:“我毁了她的命,也毁了自己”
    • 在狱中采访中,栾某承认“一开始只想骗点钱,后来越陷越深”,并表示“愿意用余生赎罪”。

结语
一场因封建迷信引发的悲剧,不仅夺走了一条鲜活的生命,也撕开了诈骗产业链的丑陋面目。当“改运”变成“劫运”,当“大师”沦为“恶魔”,我们不得不警惕:在科学昌明的今天,为何仍有人甘愿将命运交予他人掌控?或许,唯有加强法治监管、普及科学知识、关注心理健康,才能筑起抵御迷信诈骗的防火墙,让悲剧不再重演。

(责编: admin)
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